根據阻垢劑作用的機理有四部分:螯合增溶作用,縮合分散作用,靜電排斥作用和晶體畸變作用。然而在實驗室評價試驗中,分散作用是螯合的補救措施作用,晶格畸變作用,是分散的補救措施作用。
作用阻垢劑的緩蝕機理可分為:絡合增溶作用,晶格畸變作用和靜電排斥作用。
增溶作用是指共聚物溶於水並電離產生帶負電荷的分子鏈,該分子鏈與Ca2形成水溶性絡合物或螯合物,從而增加無機鹽的溶解度並控製作用。
靜電排斥作用是指共聚物溶解在水中後吸附在無機鹽的微晶上,這增加了顆粒之間的排斥力,阻礙了它們的聚結,並使它們保持良好的分散狀態,從而防止或減少水垢的形成。
當體係的硬度和堿度較高,螯合劑和阻垢劑不足以完全阻止其沉澱時,必然會沉澱。如果沒有分散劑,水垢的生長會遵循晶體生長的一般規律,形成的水垢會牢固地附著在換熱器表麵如果有足夠的阻垢劑,水垢顆粒(由數百個CaCO3分子組成)被分散劑吸附和包圍,阻止了水垢顆粒排列在其規則的晶格上,從而使生成的汙垢變軟,容易被水流衝走。
小編:lena ZG 2022.1.18